鱼缸养的鱼老是死(鱼缸养鱼老是死)

摘要 大家好,我是小典,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鱼缸养的鱼老是死,鱼缸养鱼老是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开缸没有开好!下...

大家好,我是小典,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鱼缸养的鱼老是死,鱼缸养鱼老是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缸没有开好!

下面是开缸方法!

养鱼先养水。水好,鱼就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

那么,什么才算是“好水”呢?怎样才能养出“好水”呢?让我们简单的说,尽量不使用专用名词。

一、什么是“好”水?

直观判断法:水质清澈透明、无色、无味,晶莹剔透,水中基本没有或有极少量的悬浮微粒,鱼儿健康、安详、自在、无病无痛。

二、怎样养出“好”水?

1、养水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是建造一个好的微生物系统,把主要有害物质(鱼的粪便和食物残渣等东西,它们是有机物)分解成无害物质;这是最核心的思想,无论那一种缸,用什么方法开的缸,都不能排除微生物系统的作用。这里我们更强调提高微生物系统的能力。

2、好的微生物系统里有什么?

——喜欢氧气的好氧细菌:繁殖速度非常快,它们能把粪便和食物残渣等有机物快速分解成氨;比如枯草菌等等;

——喜欢氧气的硝化菌(不是消化菌哦):繁殖速度很慢,它们负责把氨分解成硝酸盐;这个过程有两个阶段,比较复杂,有兴趣的可以找更专业点的资料看看;

——不大喜欢氧气的厌氧细菌:繁殖速度也很快,它们负责把硝酸盐分解为氮气挥发掉或者再还原成氨。

以上这个从有机物到氨,再到亚硝酸盐,再到硝酸盐的过程被我们叫做“硝化系统”,鱼缸里建立了这个系统就基本上能够获得一缸“好水”了,再配合良好、勤快的日常维护,就能够长期保持了。

3、建立微生物系统要有那些条件呢?

——提供居住的地方:

细菌要有家才能大规模繁殖,过滤器是它们最主要的家,房子越多越好,性价比最好的房子是玻璃环和沙子。假如养鱼的水总共有100升的话,那么我建议你需要准备10升以上的直径3毫米的沙子作滤材或至少3升的玻璃环。多点更好,虽然浪费了,但是有个储备能够应急。房子要提早建好,等待细菌们的入住。

——提供呼吸的氧气:

那些喜欢氧气的细菌对氧气的消耗量是巨大的,甚至比缸里的鱼还厉害,因此,一个有效的充氧手段是不可以少的,可以用气泵、水流溅落等多种方法解决。假如有了大量住房后水仍然很混,那么是增加氧气的时候了。

——足够的食物:

只要缸里有鱼,细菌们就会有食物,增加食物就能够促进细菌们的繁殖,但是太少了细菌们吃不饱,太多了又会撑坏了,所以增加的速度很关键,这个我们后面讲。另外我们要用一块过滤棉来把大块的垃圾打碎以便细菌们开吃,顺便多繁殖点有用的菌菌。滤绵在过滤槽前面,占据滤槽10%的空间就够了。

—— 一定的水流:

水流给定居的细菌们带来氧气和食物,水流大了就把细菌们的家冲走了,水流小了,带来的氧气和食物又不够。对于100升水的缸,你应该至少有一个600升/小时以上流量的泵,确保每小时能把鱼缸里的水循环二至四次,并且制造良好的水流以便把粪便和食物残渣带给细菌们。

——合适的温度:

鱼和细菌们在24-28度之间是可以很好的生长和繁殖的。如果水比较冷,一个加热棒就可以解决了。一般100升的缸有个100瓦到150瓦的加热棒就很合适了。如果水比较热,那么就比较麻烦了,需要冷却它,方法很多,这里就不说了。

——稳定的水质:

由于细菌们基本上住在水里,他们喜欢比较稳定的水质,一旦水质剧烈变化,它们就要搬家了。在水流经的滤槽里放置少量的活性炭或者麦饭石,放在滤槽后面,大概占据滤槽的10%的空间就足够了。不过活性炭和麦饭石每个季度应更换或再生一至二次,这样能够确保效果。

4、有了上面的条件,我们该怎么操作呢?

这个建立水系统的过程我们叫“开缸”。开缸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四到五种:

a、传统开缸法:

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把鱼缸里加满水,打开过滤器、水泵、气泵、加温棒等等设备,然后连续等待一个星期,放几条皮实的鱼进去创缸,然后再等待二至三个星期,水基本就算好了。然后逐步增加鱼进去,直到完成加鱼的过程。这个方法的缺点就是慢,只要忍耐的住,别急于放鱼,成功率还是可以的;

b、死鱼开缸法:

这个方法就是在上面说的传统开缸法中,加入一小条死鱼,最好是健康的鱼被掐死后,在一开始开缸就放到过滤槽里,然后等它彻底被分解了,就可以加鱼了;这个办法要比传统法稍微快点。成功率和传统法差不多。

c、老滤材开缸法:

这个方法就是在传统开缸法中,使用一小部分来自良好状态的鱼缸的滤棉或滤材作引子,其他不变。由于有了这个高质量的引子,所以成功率挺高,时间也短些。麻烦的是良好的老滤棉可遇不可求。

d、成品硝化菌开缸:

这个方法和老滤材开缸法异曲同工,道理是一样的,就是把老滤棉换城了水族店里卖的成品的硝化菌或复合菌,成功率比的很高的,特别是一些国际著名的品牌,成功率比上面几种要明显高,但是就怕买到假货,这个是最令人头痛的,当前的社会诚信问题令人心寒。

e、三菌/四菌开缸法:

这个办法出现的时间较短,前期只有乳酸菌,正式确立三菌是在2004年7月份,后来找到了枯草菌的来源,算是升级到四菌了。这个方法主要是依*生活中能够获得的几种菌源,来替代成品硝化菌或提高成品硝化菌的开缸成功率,尝试为新手们提供一个更可*的开缸办法。其原理和老滤材法或硝化菌开缸法基本一致。也许算是DIY复合硝化菌吧。在强调硝化菌的同时更强调多菌种配合,硝化菌仍然是核心,但是绝对不是唯一。而且,现在我们在寻找第五菌的来源,要知道并不是只有三菌或四菌的,主要是菌种的来源问题。选取一个菌种时,我们最关心的除了是否适用以外,能否容易获得,以及能否确保质量是我们最关注的。所以,我们选择的菌种基本上来源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可*的食物和药物。

操作方法有两个思路,一个是太原渔民的精细操作法,强调精细操作,让菌种在进入鱼缸之前就已经被激活,这样可以缩短成水的时间,这个方法可以详细查看太原老大写的《创建生态缸的简单办法》;另外一种思路就是我下面要写的粗放操作法。成功率就没有精细操作法那么高了,不过也能有85%左右,这个数据是我们在坛子里指导大伙开了上百个鱼缸得出的结论。

需要强调一点,三菌/四菌开缸法仍处于改进之中,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实在有限,很多疑问我们都找不到解答,现在的成果是广大鱼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仍然需要大伙一起继续努力,它是网络的产物,也离不开网友们持续不断的尝试,我们仅仅作了一部分总结和思考的工作。呵呵,闲话少说,言归正传,下面我们就讲讲这个“三菌/四菌”开缸法,还是那个原则,尽量简单,不说专业名词:

****由于硝化菌繁殖的慢,常被有害菌欺负,因此我们给它找了三个繁殖速度非常快的帮手来帮忙,算是帮忙抢地盘吧。好氧的是酵母菌和枯草菌,负责抢地盘给硝化菌居住;另外一个是厌氧的乳酸菌,负责消灭或抑制低氧区里对硝化菌有害的菌种。这四个菌并肩子上,成功率非常高。

大伙可以参考《酵母菌、乳酸菌和硝化菌三菌演义》。很早以前写的,那时还没有找到枯草菌的来源,所以里面没有提到枯草菌,它其实和酵母菌的作用类似,不过工作范围不同,或者说面对的“敌人”不同。无论三菌还是四菌,都要尽量确保有“硝化菌”、“酵母菌”、“乳酸菌”和“枯草菌”。

以上就是“三菌/四菌开缸法”的最简单的理论解释了,想了解的更多的,可以参考PET3000生态版里那些《基础知识学习贴》和《淡水缸宝典》里大量的资料,或者到水族微生物专栏里找那些专业资料研究一下。

——培养的方法:

a、首先,咱们要准备好各种器材和菌种。器材按照上面的要求在鱼店购买。菌种就要多跑几个地方了,其中:

硝化菌要在鱼店里买质量可*的干粉状的,实在买不到就算了,我们可以慢慢的培养;

酵母菌去商场里买那些发面用的纯酵母粉;

乳酸菌就用活性酸奶来替代,记得买那些号称有多少多少亿个有益菌的、没有经过灭菌处理的名牌酸奶哦;

枯草菌就要使用从药店里买来的一种小儿消化药——“妈咪爱”。这东西挺贵,需要你把药店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叔叔伯伯阿姨婶婶们搞的头晕脑花后,让他们拆开卖,呵呵,这样便宜很多呢!否则只好花20-30大元买一盒了,好在那玩意在自己肠喂不好的时候也可以吃,不会浪费。哈哈

b、然后,就应该给咱们的装了100升已经晒好的水的鱼缸来个大扫除,把鱼缸、过滤器、过滤棉、玻璃环、活性炭(或麦饭石)、水泵、气泵、加热棒、沙子、石头、草等等东西通通洗干净然后用高锰酸钾浸泡十几分钟,消消毒,然后安装在合适的位置,然后在缸里加入新水,打开气泵、水泵、加热棒什么的,用十万分之三的高锰酸钾消毒,浸泡、擦洗鱼缸。此时可以顺便用开水把鱼缸水温升到28度左右;

c、接着直接投放三片捻碎的维生素C或高级水质安定剂,终止高锰酸钾的反应。此时就可以用这些淡红色或黄褐色的水投菌开缸了。这些颜色几天内就分解完毕了,不用理会。

d、这时,可以把干粉硝化菌(10克)、纯酵母粉一汤匙(5-10克)、活性酸奶一汤匙(5-10克)以及“妈咪爱”一、两小袋(1-2克)用缸里的温水尽量完全化开,把比较清澈的部分倒回缸里,把剩下的残渣扔掉或倒入过滤槽这些不明显的地方都行。这样,咱们就完成了“播种”的过程;这个时候的鱼缸通常是一片雾蒙蒙的,甚至是伸手不见五指,这是菌种在飘荡,没关系,几天内就会清澈的;此时也可以按照太原斑竹的办法先行发酵,然后投菌。

e、下面,当然是给细菌们找食物啦。既然缸里有100升的水,那么就放养4条5-6厘米长的小鱼吧!它们是闯缸的先锋,所以必须身强力壮、不怕死。小鱼进入鱼缸之前要用十万分之三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分钟消毒,避免带着病菌进入鱼缸;然后咱们就等待吧。假如水质在第二天浑浊了,就适当换点水。就这样等待3天,不用喂。

f、这3天里,通常会逐渐清澈,有时也有复混出现,可以适当换水。

g、第4天,假如水质变的清澈无比(有时侯第2天就水清了,但还是要等待到第4天再操作,有时要到第7天,总之等到第4天,一般水会清澈很多),那么水系统就开始了良好的历程!这时要继续测试一下微生物过滤系统的应变能力。只要投喂就可以了。投喂量控制在2-3分钟内吃完为好。然后继续等待3天;期间稍有浑浊要仔细观察,只要没有腥臭味散发出来就不必换水;

h、第7天,假如水质清澈无比,这时我们可以把比较娇贵的鱼请进鱼缸了。先换点水,然后少放几条,少量喂食(1分钟内吃完),观察3、4天,再继续放另外一批,食物也逐渐增加点。

i、假如想更加稳妥些,那么在第7天可以多投放些食物或创缸鱼,然后继续等待3-4天,此时的水质更加稳定了。也就可以把你心爱的鱼买回来了。就这样每3-4天可以增加一批新鱼,直到达到标准。

j、新鱼买回来要在小缸里饲养几天,可以观察一下是否有病虫害,并适当消毒后才能搬进主缸,搬家时必须把两个缸的水质调节成一样的,方法很简单,用一根气泵用的气管把主缸的水缓慢的导入小缸里,并不断排掉小缸里的水,直至两个缸的水温、水质几乎一样;然后就可以把新鱼捞入主缸了。这个叫“过水”。

k、就这样我们以后每个星期给鱼缸换1/5到1/4的水,配合“定时”、“定量”、“定点”的喂食、换水、洗沙等工作,就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好”水了!到这里我们就完成了“硝化系统”的建设了。

这时,鱼的粪便和食物残渣会在几十个小时内被分解干净,配合良好的维护工作,水质就能长期保持良好状态了,这个过程叫“氧化分解”过程。

但是,这样的“好”水里仍然有些潜在的“半有害物质”(就是硝酸盐)的存在,假如它们长期积聚过多就会危害鱼们,因此必须要通过换水来稀释它们,维持“好”水的稳定。良好的维护的意义就在此了。

5、那么,怎样才能长期不换水呢?让咱们继续往下看:

a、长期不换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长期不换水的核心思想是把分解有害物质的工作进行到底!这时的对象就是那些“半有害物质”了。

b、分解“半有害物质”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这个过程叫“脱氮还原”过程,全世界都在研究这个课题,咱们也一样,当然咱们的原则是“少花钱、多办事”啦!

——常见的方法是建立低氧区培养厌氧菌脱氮,这个方法是海水缸常用的。但是这个方法对于新手来说风险很大,容易搞出毒素,造成鱼死水坏的恶局,因此不推荐新手玩。

——咱们推荐的方法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藻类或一些快速生长的水生植物把这些“半有害物质”吃掉!咱们把它叫做“低等生物脱氮还原系统”!

c、“低等生物脱氮还原系统”的建设方法是什么?

——利用藻类对光线的敏感反应,在过滤设备里设置独立的滤槽并配合合适的光照(用色温在2500K左右的节能灯或引导到窗前给予充分的日照),大量培养褐藻、绿藻甚至黑毛藻;

——或者在滤槽里、鱼缸里栽种大量的水生植物,除了缸里的水草以外还有类似万年青、开运竹(富贵竹)、浮萍、槐叶萍甚至是水葫芦这样的东西;只要有光照这些植物就可以大规模培养了。

——当然最合适的方法是通过种植大量的水草来解决,但是水草的种植需要良好的灯光器材、肥料和维护方法,这里就不详细说啦。

这些大量的藻类或植物会把“半有害物质”基本消除,并成为养水的最后一道工序。这样我们就基本完成了整个鱼缸的水的氧化分解脱氮还原这个大循环体系。初步的使缸里的水成为具有自我净化能力的水系统。也就基本上完成了一个长期不换水的鱼缸生态循环过滤系统的建设。

需要注明的一点是,我们认为定期的换水是维护鱼缸生态稳定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长期不换水并不是最好的养鱼的方法,不仅仅因为比较难以建立,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养鱼要“竭力创造它们需要的条件,而不是强迫它们适应现有的条件”! 通过换水,可以轻易的实现把鱼缸水体和大自然水体连接起来的目的。它的意义是不可替代的.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