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名词解释题(行为主义名词解释)

摘要 大家好,小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行为主义名词解释题,行为主义名词解释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1913—1930年

大家好,小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行为主义名词解释题,行为主义名词解释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

2、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称之为“黑箱作业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3、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4、编辑本段后期  1930年起出现了新行为主义理论,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

5、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它们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

6、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

7、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

8、   在新行为主义中另有一种激进的行为主义分支,它以斯金纳为代表,斯金纳在巴甫装一特殊装置,压一次杠杆就会出现食物,他将一只饿鼠放入箱内,它会在里面乱跑乱碰,自由探索,偶然一次压杠杆就得到食物,此后老鼠压杠杆的频率越来越多,即学会了通过压杠杆来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纳将其命名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食物即是强化物,运用强化物来增加某种反应(即行为)频率的过程叫做强化。

9、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

10、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