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三是什么标准】“国三”是“国家第三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简称,全称为《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IV阶段)》。它是我国在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用于控制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等有害物质的排放量。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科技的发展,我国陆续推出了国四、国五、国六等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国三作为过渡阶段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为后续更高标准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国三标准的主要内容
项目 | 内容说明 |
实施时间 | 2007年7月1日起全国实施 |
适用对象 | 轻型汽车(如小型轿车、SUV等) |
排放污染物 | 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 |
控制方式 | 欧洲标准(ECE R49)为基础,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 |
技术要求 | 需配备催化转化器、氧传感器、三元催化等技术 |
对车辆的影响 | 要求发动机控制更精确,燃油系统更高效 |
国三与前后标准对比
标准 | 实施时间 | 主要特点 |
国一 | 1999年 | 初步建立排放标准体系,控制简单 |
国二 | 2004年 | 提高排放限值,引入OBD诊断系统 |
国三 | 2007年 | 引入欧III标准,全面提高排放控制水平 |
国四 | 2011年 | 更严格控制NOx和PM排放 |
国五 | 2016年 | 接近欧洲V标准,进一步降低污染 |
国六 | 2020年起 | 接近或达到欧盟第六阶段标准,最严格 |
总结
“国三”是我国在环保政策推进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标准,标志着我国对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的逐步加强。虽然现在国三标准已经逐渐被国四、国五、国六所取代,但在一些老旧车辆中仍然存在。了解国三标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汽车排放的历史发展,也为选择和使用车辆提供参考依据。